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109版)
	学科代码:081000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导???人,硕导???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计划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 本学科以现代通信理论和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研究光纤通信、数字与数据通信、高清晰度电视、卫星通信、信息安全、无线通信与个人通信、图像通信、多媒体信息通信、宽带网络技术、多媒体信号处理、雷达信号处理等等。拥有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内容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和国内外许多著名高校和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与交流,与包括美国AT&T Bell实验室等在内的著名学术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拥有一批先进的研究、开发和测试设备,宽带光纤通信试验网、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信息安全攻防与评测技术模拟环境等实验研究平台。已取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并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列入上海交通大学“211工程” 、“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二、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和通信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国内外信息与通信领域以及电子科学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发展动向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备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具有从事、教学工作或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
	 
	三、 学习年限与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0,其中学位课学分≥19,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第一年内完成。
	 
	四、课程设置
	 
	
		
			|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备注
				 | 
		
			| 
					学位课程
				 | 
					公共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春、秋
				 | 
					必修课
				 | 
		
			| 
					 
				 | 
					第一外国语
				 | 
					3
				 | 
					秋
				 |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春、秋
				 | 
					二选一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春、秋
				 | 
		
			| 
					 
				 | 
					矩阵理论
				 | 
					3
				 | 
					秋
				 | 
					学科指定选修数学课
				 | 
		
			| 
					 
				 | 
					随机过程(I)
				 | 
					3
				 | 
					秋
				 | 
					需修满3分
				 | 
		
			| 
					 
				 | 
					计算方法
				 | 
					3
				 | 
					秋
				 | 
		
			| 
					 
				 | 
					小波方法
				 | 
					2
				 | 
					秋
				 | 
		
			| 
					 
				 | 
					应用泛函分析
				 | 
					3
				 | 
					春
				 | 
		
			| 
					 
				 | 
					最优化方法(I)
				 | 
					2
				 | 
					秋
				 | 
		
			| 
					专业课
				 
					 
				 | 
					 
				 | 
					随机过程与排队论
				 | 
					2
				 | 
					秋
				 | 
					至少修满必修的最低学分
				 | 
		
			| 
					 
				 | 
					通信理论与系统
				 | 
					3
				 | 
					秋
				 | 
		
			| 
					 
				 | 
					通信网络设计与分析
				 | 
					3
				 | 
					春
				 | 
		
			| 
					 
				 | 
					数字图象处理
				 | 
					3
				 | 
					春
				 | 
		
			| 
					 
				 | 
					自适应信号处理
				 | 
					3
				 | 
					春
				 | 
		
			| 
					 
				 | 
					现代信号处理
				 | 
					3
				 | 
					秋
				 | 
		
			| 
					 
				 | 
					高级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DSP
				 | 
					3
				 | 
					秋
				 | 
		
			| 
					 
				 | 
					高级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嵌入式系统
				 | 
					3
				 | 
					秋
				 | 
		
			| 
					 
				 | 
					高级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FPGA
				 | 
					3
				 | 
					秋
				 | 
		
			| 
					 
				 | 
					网络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 
					2
				 | 
					春
				 | 
		
			| 
					 
				 | 
					信息论与编码
				 | 
					3
				 | 
					秋
				 | 
		
			| 
					非学位课程
				 
					 
				 | 
					 
				 | 
					学术报告会
				 | 
					2
				 | 
					秋、春
				 | 
					必修
				 | 
		
			| 
					 
				 | 
					个人通信专题
				 | 
					2
				 | 
					春
				 | 
					 
				 | 
		
			| 
					 
				 | 
					光纤通信测试技术与实验
				 | 
					2
				 | 
					春
				 | 
					至少修满必修的最低学分
				 | 
		
			| 
					 
				 | 
					光子交换与全光通信
				 | 
					3
				 | 
					秋
				 | 
		
			| 
					 
				 | 
					光纤区域网
				 | 
					2
				 | 
					秋
				 | 
		
			| 
					 
				 | 
					高性能信息网络
				 | 
					2
				 | 
					秋
				 | 
		
			| 
					 
				 | 
					信号检测与估值
				 | 
					2
				 | 
					秋
				 | 
		
			| 
					 
				 | 
					移动通信
				 | 
					2
				 | 
					春
				 | 
		
			| 
					 
				 | 
					无线宽带视频传输技术
				 | 
					2
				 | 
					春
				 | 
		
			| 
					 
				 | 
					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应用
				 | 
					2
				 | 
					秋
				 | 
		
			| 
					 
				 | 
					图像通信
				 | 
					2
				 | 
					春
				 | 
		
			| 
					 
				 | 
					图像分形与小波变换
				 | 
					2
				 | 
					春
				 | 
		
			| 
					 
				 | 
					网络多媒体技术
				 | 
					2
				 | 
					秋
				 | 
		
			| 
					 
				 |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理论
				 | 
					2
				 | 
					秋
				 | 
		
			| 
					 
				 | 
					宽带综合通信网的交换和业务量理论
				 | 
					2
				 | 
					秋
				 | 
		
			| 
					 
				 | 
					信息论与编码
				 | 
					2
				 | 
					秋
				 | 
		
			| 
					 
				 | 
					路由器技术及实践
				 | 
					2
				 | 
					秋
				 | 
		
			| 
					 
				 | 
					量子保密通信
				 | 
					2
				 | 
					秋
				 | 
		
			| 
					 
				 | 
					病毒防范技术
				 | 
					2
				 | 
					秋
				 | 
		
			| 
					 
				 | 
					PKI技术及其应用
				 | 
					2
				 | 
					秋
				 | 
		
			| 
					 
				 | 
					时间序列分析
				 | 
					2
				 | 
					春
				 | 
		
			| 
					 
				 | 
					通信安全保密技术
				 | 
					2
				 | 
					春
				 | 
		
			| 
					 
				 | 
					阵列信号处理与空时信号处理
				 | 
					2
				 | 
					春
				 | 
		
			| 
					 
				 | 
					视觉计算理论与工程实践
				 | 
					2
				 | 
					春
				 | 
		
			| 
					 
				 | 
					SOC设计方法
				 | 
					3
				 | 
					秋
				 | 
		
			| 
					 
				 | 
					ATM全光网与个人无线网
				 | 
					3
				 | 
					秋
				 | 
		
			| 
					 
				 | 
					信息论与编码
				 | 
					3
				 | 
					秋
				 | 
		
			| 
					 
				 | 
					网络安全技术导引
				 | 
					2
				 | 
					秋
				 | 
		
			| 
					 
				 | 
					密码理论与实践
				 | 
					3
				 | 
					春
				 | 
		
			| 
					 
				 | 
					计算机病毒
				 | 
					2
				 | 
					秋
				 | 
		
			| 
					 
				 | 
					高级计算机网络
				 | 
					3
				 | 
					秋
				 | 
		
			| 
					 
				 | 
					下一代网络及软交换原理与实践
				 | 
					2
				 | 
					春
				 | 
		
			| 
					 
				 | 
					面向内容安全的自然语言处理
				 | 
					2
				 | 
					秋
				 | 
		
			| 
					 
				 | 
					软件工程和J2EE技术
				 | 
					2
				 | 
					秋
				 | 
		
			| 
					 
				 | 
					信息安全的数学基础
				 | 
					3
				 | 
					春
				 | 
		
			| 
					 
				 | 
					无线网络原理
				 | 
					2
				 | 
					春
				 | 
		
			| 
					 
				 | 
					高性能网络设计与实践
				 | 
					2
				 | 
					秋
				 | 
		
			| 
					 
				 | 
					存储系统概论
				 | 
					2
				 | 
					春,秋
				 | 
		
			| 
					 
				 | 
					对等网络原理
				 | 
					2
				 | 
					春,秋
				 | 
	
	        注:交叉学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允许其选修1~2门本学科本科课程,学分的认可由学科具体规定。本人申请,经导师和学科同意,递交学院(系)教务办存档,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五、中期考核
	        硕士生中期考核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硕士生中期考核的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学习态度端正,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并成绩合格,完成的课程总学分和学位课程学分应该达到或超过学校的最低培养要求,学位课程的平均级点不低于2.00,学位论文进展顺利。
	 
	六、开题报告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应该在通过中期考核后,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具体按照《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
	        1、规范性要求
	        2、质量要求
	 
	八、发表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达到学校和学院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具体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九、其他
	        本培养方案从2011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起执行。